筑牢大保護格局 形成保護“新生態圈”
2022-01-10 16:09:56 來源: 泉州晚報
0瀏覽 評論0條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近年來,德化縣立足陶瓷產業,打造出一套可看、可學、可復制、可推廣的知識產權保護“德化經驗”,成功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縣,榮獲中國版權金獎“保護獎”,被國家版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列入推動版權保護優秀案例并向全球推廣。不久前,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打擊侵權假冒國際合作論壇上,德化縣作為全國唯一的地方政府代表,就縣域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作交流發言。
數據是最直觀的說明。2021年前11個月,德化縣專利授權量2206件,同比增長17.53%;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3.04件,同比增長8.49%;2021年,國內商標注冊量9113件,有效國內商標總量達34016件。
專項扶持
激發企業內動力
近日,記者從德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德化五洲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4件發明專利,每件獲得2萬元專項補助;同鑫陶瓷有限公司通過3件實用新型專利進行專利質押評估,并獲得銀行貸款980萬元,同時申報福建省專利權質押貸款貼息扶持政策,獲得貼息補助17萬元。
這些個例折射出了該縣打通知識產權轉換通道,推行“以獎代補”和“科創貸”等專項扶持政策的創新舉措,激發企業創新創造內動力。據悉,從2019年開始,該縣將知識產權列入推動陶瓷產業發展重點支持條款,大力創新“以獎代補”政策,每年對專利授權、國際注冊商標等給予獎勵;開展專利權質押貸款,并對開展專利權質押貸款的企業進行貼息補助;鼓勵銀行創新“科創貸”金融產品……
“該系列政策實行以來,每年發放獎勵超千萬元、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超5億元,融資額度居全省縣區首位。”德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來共幫助106家企業落實縣知識產權(專利、商標品牌)獎補資金285萬元;205家企業獲得縣授權專利獎勵資金347.7萬元;26家企業通過專利權質押貸款2.94億元,獲得省、市貼息總額約536萬元。
多元共治
形成保護“新生態圈”
2021年4月25日,在第21個“4·26”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福建省陶瓷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保護中心”揭牌儀式暨“果核知產”上線儀式在德化縣陶瓷藝術中心舉行。據了解,“果核知產”是面向企業、設計師、個人創作者等用戶提供知識產權咨詢和服務的綜合性網站,通過打造“知識產權+互聯網+共享設計”模式,讓企業在手掌間就能享受到專利預警、快速維權等“一站式”服務。
這是該縣優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一項新舉措。自2014年以來,從成立福建省第一個縣級版權協會,到連續6年發布陶瓷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從建成全國首個陶瓷知識產權保護教育基地,到建設運營陶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從現場直播知識產權審判執行活動,到拍攝首部陶瓷知識產權保護微電影并首映…… 多年來,德化以陶瓷知識產權保護為切入點,落地一系列政策與服務,至目前已建立并形成了企業、協會、政府、司法、社會“五位一體、多元共治”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不僅如此,德化還搭建“互聯網存證+司法鑒定”電子存證云平臺,以全省首創“政府購買服務、企業免費使用”模式,為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全產業鏈環節提供電子數據取證、存證及出證服務,把企業維權降至“零門檻”。
在“線上+線下”“機構+平臺”的加持下,全縣商標、專利呈現井噴式發展,其中專利授權超1.3萬件,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2.71件;注冊商標數達3.2萬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7件、馬德里國際商標126件,均居福建山區縣前列。
“司法套餐”
筑牢大保護格局
去年10月,權利人鄭某發現淘寶賣家陳某網店其中一件在售商品,涉嫌侵犯了他兩年前獨立創作的“仙鹿望日”作品的著作權,遂向德化縣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維權。
受理該案件后,德化縣法院知識產權法官立即進行取證調查。“被告陳某是德化一家電商企業的經營者,在淘寶平臺經營的店鋪有較高的信譽等級,自身并未有生產行為,而鄭某打擊侵權產品的初衷之一是‘仿冒’產品的品質質量較差,給其權利作品的聲譽造成不良影響。”受理該案件的知識產權法官陳小鑫介紹。綜合考慮雙方實際情況后,他們大膽提出一個“以保促用”調解方案,即由陳某立即停止銷售侵權“假貨”,改為銷售鄭某的“正品”,讓雙方由競爭對手成為合作伙伴,實現了雙贏。
這起案件是該縣知識產權行政保護不斷強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德化縣法院探索總結出知識產權司法保護“1234”工作機制,形成了具有創新性和示范性的知識產權保護“德化經驗”。包括:在全省首推“1小時”訴前證據保全,創新“申請+介入”訴前簡易調處等模式,開辟“快立、快審、快執”綠色通道,著力為不同類型、不同需求的陶瓷企業在知識產權確權、維權方面配套多元化、差異化的“司法保護套餐”,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上億元。
據了解,去年德化縣法院共審結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件180件,調解撤訴率90.5%,為陶瓷企業挽回經濟損失275.6萬余元。去年10月,該院加強陶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作為全國唯一基層法院工作經驗,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情況報告并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林婉清)
[責任編輯:]